切换到宽版
2022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倒计时结束

360建筑网

查看: 8845|回复: 16

[城市研究] 王澍获奖是对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反讽

[复制链接] |关注本帖
发表于 2012-9-15 0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或者 用QQ帐号登录

x
这个奖项或许能让一向有诺奖情结的一些人稍感慰藉。但王澍接下来对中国当代建筑以及城市化的批评,却可能会让很多人不高兴。他说,原本,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城市,但这些美丽被一些人破坏了,然后这些人告诉你说,这就是现代都市;他说,在30年里,我们建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千城一面”;他还说,一个地方的建筑如果是庸俗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

客观地说,王澍批评的“千城一面”并非一人之感受,此前很多人都发表过类似意见,其中不乏国家住建部官员。问题是,我们还能不能遏制这种情形的蔓延?

当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的决策者都在豪情满怀忙着“城市化”的时候,王澍的批评实在微弱得很。他那些批评,意思诚然不错,但若说还能改变些什么,推动些什么,似乎并没那么简单。城市建筑能不能接续历史传统?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栖居?这些问题回答起来恐怕都不是那么轻松。

王澍批评了,却也早已行动了。王澍设计的“钱江时代”居民社区,垂直的塔楼开辟出大量公共区域,每两层6~8户居民可以共享一块公共区域,希望恢复有“院子”的江南传统,又可以尝试建设社区关系。这样的努力用心良苦,但这样的传统回归却并不容易,不仅讲究“容积率”的地产商不认同,那些习惯了邻居相见不相识的住户对此也缺乏认同。

但十多年来,王澍始终坚持自己的建筑理念。尽管以一己之力很难改变“千城一面”的现状,但他也在用个体的方式提醒人们,建筑应该是怎样的,城市可以是怎样的,那种一味大拆特拆的思路是多么愚笨。有人说,他在从宋画里找感觉;也有人说,他在追寻一种江南民居的意境。其实,王澍所图者,并非若干具体却碎片化的意象,根本上仍是人与环境如何共存的问题。

建筑师的个体努力,或可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地方的小环境,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建筑师的无奈、无力、无助则更显而易见。王澍自己说,北京面目全非,可他又何尝认识自己一直生活的杭州?在拆迁飓风席卷之下,中国哪个城市又能够独善其身?

据说王澍十几次去巴黎,每次都要去一个地方,圣日尔曼大街的花神咖啡馆,那是几十年前海明威、萨特静静思考的地方。王澍说,在那个朴素的街角,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的气息,这种气息就叫“传统”,“它能让一些东西从过去活到今天,并且一直感染着你”。其实,传统并不神秘,也许就是一种人与环境相互尊重的氛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是这种变迁比较平稳,是一个渐进的、可持续性的过程。然而,我们眼下大大小小城市正在进行的,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记忆毁灭行动。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这样评价王澍:“王澍证明了中国文化土壤孕育了非凡的创意,几百年来中国文化一直与自然和谐共融。”也有人认为,王澍的获奖恰好暴露了中国建筑的问题,他获得的认可越多,就越说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与环境是多么令人不满。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无论如何,王澍的获奖,最起码的一层意义,是促动更多人去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环境。只是,之于中国城市的未来,一个王澍,远远不够。
360建筑网

全方位的360建筑网,我们大家的建筑论坛

说明:本站仅支持QQ注册,请直接使用QQ注册,之后有验证邮箱更改头像等操作。
如果您的帖子进入 “审核状态”,请联系网站客服QQ,看是否 “违规” 。
“共享币”不够?快来这里赚“共享币”吧:
1.可以:点击下面的分享按钮右侧的浮动分享按钮扫描二维码分享,赚“共享币”;
2.可以:“建筑币”兑换“共享币”哦;
3.可以:上传并出售资料赚“共享币”哦。
4.本网站严禁发布违法信息,请大家发帖前先看这里!

积分规则详见:积分规则




上一篇:续:小区物业、规划与民主政治
下一篇:设计师也可以自学成材!
发表于 2012-9-15 08: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5日,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政府在广东共同举办了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座谈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应邀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城市“三旧”改造需要探索新的思路。
  李铁认为,在“三旧”改造中,可以通过房地产开发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块开发的形式。城市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特点,改造要探索新的思路。在城市的局部地区,就像北京三里屯的改造一样,可以和小个体户结合。对所有权的使用者,应允许一些几百万、几千万资金的个体进行改造,使城市面貌发生变化。
  李铁指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广大消费群体,改造应给他们的服务业发展留下空间。现在的很多城市,都要搞高层建筑,但是这样大大增加了成本。“三旧”改造要各种方式考虑相结合,特别是要注意中低水平的收入群体,服务业的发展有很多种形式。
  在考察过佛山“退二进三”为主要方式的“三旧”改造项目后,李铁评价佛山老城区的改造非常成功。广东在全国形成了很好的开头。但他同时也对“三旧”改造能否大面积推广提出质疑。他说,在广东乃至全国需要拆迁改造的面积太多,没有那么多房地产或综合体补得起。
  李铁认为,改造也可以尝试让农民自己改,政府把基础设施修进去就可以。旧城的改造是长期的事情,政府不应操之过急。
发表于 2013-1-23 20: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发表于 2013-2-18 15: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楼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发表于 2013-2-21 11: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13-2-24 0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3-4-4 18: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下  
发表于 2013-5-23 04: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  
发表于 2013-6-19 1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看看。  
发表于 2013-8-1 12: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支持360jianzh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
超级版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60建筑论坛网:
360建筑论坛网
工作时间
9:00-18:00
 
QQ关于360建筑网|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360建筑网 |粤ICP备1009942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2-2014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4-19 04:32 , Processed in 0.203170 second(s), 56 queries .

奇远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