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2022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倒计时结束

360建筑网

查看: 2674|回复: 7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 注册咨询工程师实务第五章(教材第四章)——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复制链接] |关注本帖
发表于 2020-2-5 13: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或者 用QQ帐号登录

x
注册咨询工程师实务第五章(教材第四章)——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咨询实务重点较明确的章节,学习难度较低。教材中对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必要性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知识点不容易考察案例题。
  本章的学习应紧抓要点,重点放在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的具体应用上。
  本章中两大理论重点: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而对于“系统动力学方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等过于深奥和复杂,考试中很难涉及,故可选择战略性的放弃。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重大规划编制中,也是各级政府确定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维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不仅已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而且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需求所在。
  本章主要介绍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评价指标分析方法体系及常用分析方法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概述
  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维持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生存、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从评价主体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既包括单项分类分析,也包括综合集成分析
  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资源环境承载力具
有区域性、客观性、层次性、有限性、动态性、可控性等特征。
  3.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类型
  
单要素承载力分析
  
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承载力等资源支持要素,或空气、水等环境约束要素。(前提)
  
综合承载力分析
  
区域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
  
注册咨询工程师实务第五章(教材第四章)——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承载力,资源环境,分析,评价,区域,注册咨询工程师,forum

  4.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框架
  以某一区域为评价单元,通过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全面评价和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专项评价,分析区域资源禀赋、环境本底和生态条件;通过影响因素识别,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分析评价方法,集成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结果,得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论,全面反映评价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
  具体程序(简答):
  (1)资源环境要素
基础评价;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综合评价;
  (3)制定
差别化的资源环境政策;
  (4)提出空间开发适宜
方向和最终规划方案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
  1.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
  
(1)土地资源承载力
  
指标
  
计算公式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已有建设用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常住人口
  
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耕地面积/总人口(0.08公顷
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0.67公顷/人;澳大利亚的人均耕地面积是2.68公顷/人,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0.08公顷/人,印度的人均耕地面积是0.24公顷/人。
  
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单位土地产出
  
单位土地产出=GDP/土地面积
  
规划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常住人口

  (2)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
  
计算公式
  
人均水资源量
  
人均水资源量=区域水资源总量/区域总人口(500,1000,1700,3000m3/年)
1700—3000m3/年为轻度缺水、1000—1700m3/年为中度缺水、500—1000m3/年为重度缺水、小于500m3/年为极度缺水
  
单位土地水资源量
  
单位土地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土地总面
  
水资源开发强度
  
水资源开发强度=区域用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10%,20%,40%)
  
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
  
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工业用水量/工业产值
  
水资源可利用量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河道生态需水量-不可控制的洪水量)+(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系统生态需水量-无法利用的地下水量)

  2.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
  
指标
  
计算公式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增加值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
  
污径比
  
污径比=废水达标排放量/河川径流总量
  
空气优良率
  
=空气质量达到良好及以上天数/全年总天数
  
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
  
=土壤环境质量达标数量/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数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3.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
  
指标
  
计算公式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面积/土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面积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土地面积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
  
生物丰度指数
  
=归一化系数×(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筑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4.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综合评价指标是由上述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等指标体系,根据评价对象功能要求和资源环境特征,选择相关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该指标择系能够全面满足评价对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求。
  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时侯,要注意几个原则:
  
(1)要注重科学性和可对比性相统一的原则。
  (2)要注重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相统一原则。
  (3)要注重最大限制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体系
  1.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主要有人口论系列、生态足迹系列、初级资产账户(能值)系列等,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包括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单因素分析到综合分析的方法体系。
注册咨询工程师实务第五章(教材第四章)——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承载力,资源环境,分析,评价,区域,注册咨询工程师,forum


2.分析方法选用
  根据研究目标确定适用的分析方法,可以选用一种也可以选用几种分析方法进行组合,不同分析尺度可选用的分析方法特点见表。

表4-6   各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特点
  
分析尺度
  
宏观尺度
中观尺度
微观尺度
分析对象
全球、国家、省域、综合经济区、一级流域等
城市群地区、二级流域、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等
市域、县域、城市单体、产业园区、矿区、乡村聚落等
可选用分析方法
系统动力学方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状态空间法等
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生态足迹法集对分析模型等
GIS空间分析法、遥感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全方位的360建筑网,我们大家的建筑论坛

说明:本站仅支持QQ注册,请直接使用QQ注册,之后有验证邮箱更改头像等操作。
如果您的帖子进入 “审核状态”,请联系网站客服QQ,看是否 “违规” 。
“共享币”不够?快来这里赚“共享币”吧:
1.可以:点击下面的分享按钮右侧的浮动分享按钮扫描二维码分享,赚“共享币”;
2.可以:“建筑币”兑换“共享币”哦;
3.可以:上传并出售资料赚“共享币”哦。
4.本网站严禁发布违法信息,请大家发帖前先看这里!

积分规则详见:积分规则




上一篇:注册咨询工程师实务第四章(教材第三章)——规划咨询
下一篇: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

相关帖子

发表于 2020-2-6 16: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常用分析方法
  1.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
  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
  (1)计算流程和计算公式
  生态足迹法本质上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是一组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
  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将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分为六类:
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设用地、海洋(水域)

态足迹(EF
,,注册咨询工程师,forum
式中:EF为总生态足迹(hm2);N为总人口数;
     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人),
     i=1,2,…,6,代表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
     λi为第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
     Ai为人均第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hm2/人);
     j为消费项目类型,aaj为人均第j种消费项目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hm2/人);

②生态承载力(EC)
,,注册咨询工程师,forum

式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供给;
     N为总人口数;
     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
     ai为人均第i类生物产生性土地面积(hm2/人);
     λi为第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
     γi为产量因子。
  最终生态承载力应该在均衡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扣除12%用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生态盈亏
   ED=EC-EF

  生态盈亏是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值,该指数表明某区域的生态状况。
  正值表明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称为生态盈余。负值表明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称为生态赤字。
  

④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略)

(2)生态足迹方法的不足之处
  第一:指标表征单一、过分简化,只衡量了生态的可持续程度,强调的是人类发展对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而没有考虑人类对现有消费模式的满意程度人的体验
  第二:难以反映人类活动的方式管理水平的提高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基于现状静态数据的分析方法,难以进行动态模拟与预测。

,,注册咨询工程师,line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案例分析]
  背景:西南某市是一座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发达,土壤肥沃,具有成熟的耕作种植体系。该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在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
  应用生态足迹法测算其2017年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的水平,评估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
  表4-7    生态足迹核算指标表

  
账户
  
生态足迹指标
纳入账户的生物性资源和能源类型
生物资源账户
耕地
谷物、豆类、油菜籽、甘蔗、薯类、棉花、花生、芝麻、麻类、甜菜、烟草、茶叶、禽蛋、禽肉、猪肉等
林地
木材、油桐籽、油茶籽、橡胶、苹果、柑橘、梨、葡萄、香蕉
草地
牛肉、羊肉、蜂蜜、奶类和羊毛
水域
水产品
建设用地
电力
碳账户
化石燃料用地(碳足迹)
煤炭、天然气、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
  本案例中均衡因子采用《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中的相关数据,分别为:耕地2.39,草地0.51,林地1.25,水域0.41,建设用地2.39,化石能源土地1.25。
  产量因子分别为:耕地1.66,草地0.19,林地1.1,水域0.2,建设用地2.8,化石能源地为0。
  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
  根据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得到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见下表。该市2017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0.26465hm2/人,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14395hm2/人。
  表4-8 某市2017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计算表

  单位:hm2/人

  
土地类型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面积
均衡因子
均衡面积
耕地
0.017
2.39
0.04063
草地
0.031
0.51
0.01581
林地
0.108
1.25
0.13500
水域
0.002
0.41
0.00082
建设用地
0.001
2.39
0.00239
化石燃料用地
0.056
1.25
0.07000
人均生态足迹
0.26465
  
土地类型
  
人均生态承载力
人均面积
均衡因子
产量因子
均衡面积
耕地
0.0229
2.39
1.66
0.090853
草地
0.0137
0.51
0.19
0.001328
林地
0.0507
1.25
1.10
0.069713
水域
0.0124
0.41
0.20
0.001017
建设用地
0.0001
2.39
2.80
0.000669
化石燃料用地
0
1.25
0
0
人均生态承载力
0.163579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0.163579X0.12=0.019630
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
0.163579X0.88=0.143950
  该市 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 减去 人均生态足迹,其值为-0.1207hm2/人,表现为生态赤字。这表明该区域的人类负荷已经超过了其生态容量,正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发展局面。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来看,该区域的人类活动过于密集,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该区域需要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按照生态系统容量空间范围,大幅度提高资源与能源效率,逐步建立与生态系统容量相适应的绿色发展模式。

,,注册咨询工程师,line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案例分析】
  某特大型中外合资经营石化项目的可研中关于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条:
  1.厂外配套工程中,为防止造成新的污染点,尽量不使用当地已有的条件和设施。
  2.工厂维修设施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转所不可缺少的配套工程,应尽量设置齐全,减少外协。
  3.企业所用热源问题拟确定选择热源的次序为:余热利用热源,自建热源,当地集中供热设施热源富余能力,对集中热源进行改扩建。
  4.对于工厂内的排水工程一般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设置。对于饮用水,污水(含雨水,生活排污水)分开设置各系统和管道。
  5.总图设计中,项目总用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用地3000平方米,生活服务设施用地5000平方米。
  6.投资强度计算公式采用: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建筑面积。
  7.对于工厂建设,提出为了美化环境,征地和建设中要争取建造“花园式工厂”。
  8.对于征地和布置,提出要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由于地价上涨较快,要求多征少用,保证预留发展用地。
  由于该项目能耗较高,因此该企业应政府要求聘请咨询公司进行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该市生态足迹的人均数据见表1所示,生态承载力人均数据见表2所示。
  表2-1   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数据

  
土地类型
  
生态足迹的人均需求
总面积/hm2
均衡因子
耕地
0.134
2.8
草地
0.771
0.5
林地
0.015
1.1
化石燃料地
0.442
1.1
建筑用地
0.000
2.8
水域
0.038
0.2
  表2-2   该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数据
  
土地类型
  
生态足迹的人均供给(生态承载力)
总面积/hm2
产量因子
耕地
0.294
1.66
草地
0.456
0.19
林地
0.372
0.91
CO2吸收
0
0.00
建筑用地
0.037
1.66
  【问题】
  1.在以上可研中八条提法,请问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改正。
  2.试用生态足迹法评价该市是否存在生态赤字问题。
  『正确答案』
  1.(1)不正确。
  正确的是:在配套工程中要符合环保,防止造成新的污染点,但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条件和设施,以及生产协作条件,力求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
  (2)不正确。
  正确的是:工厂维修设施一般应在保证主要生产设备完好和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力求减少规模,有外协条件的尽量争取外协
  (3)不正确。
  正确的是:企业所用热源一般包括余热回收利用形成的热源、集中热源(如集中供热电厂、公用工程岛热源)、企业自备热源。热源选择受区域集中供热、生产装置余热回收利用、燃料供应等影响。选择热源的次序为:余热利用热源,当地集中供热设施热源富余能力,对集中热源进行改扩建,自建热源。
  (4)不正确。排水工程一般按照清污分流,分质排放的原则设置。对于饮用水,污水(生活排污水),雨水都应分开设置各系统和管道
  (5)此布置不合理。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3000+5000)/100000=8%(不可超过7%)
  此布置不合理。按有关规定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所以此布置不合理。
  (6)不正确。投资强度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公式为:
  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式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相关税费,按万元计。项目总用地面积按公顷(10000㎡)计。
  (7)不正确。工业项目绿化应按照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规定,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同时工厂的绿地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
  (8)不正确。对于征地和布置,要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做到近期相对集中,远期预留合理。对发展目标不确定的项目,其布置应有一定的弹性,近期建设要集中,避免过多过早占用土地,避免多征少用,早征迟用。
  2.(1)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分析如下:
  
土地类型
  
生态足迹的人均需求
总面积/hm2
均衡因子
均衡面积/(hm2/人)
耕地
0.134
2.8
0.376
草地
0.771
0.5
0.386
林地
0.015
1.1
0.016
化石燃料地
0.442
1.1
0.486
建筑用地
0.000
2.8
0.000
水域
0.038
0.2
0.008
总足迹需求
1.399
 
1.272
生态盈余(hm2/人):0.444
  (2)该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如下:
  
土地类型
  
生态足迹的人均供给(生态承载力)
总面积/hm2
均衡因子
产量因子
均衡面积(hm2/人)
耕地
0.294
2.8
1.66
1.362
草地
0.456
0.5
0.19
0.043
林地
0.372
1.1
0.91
0.373
CO2吸收
0.00
0.00
0.00
0.00
建筑用地
0.037
2.8
1.66
0.171
总供给面积
 
 
 
1.950
扣除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12%)
 
 
 
-0.234
总可利用面积
 
 
 
1.716
  (3)结论
  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EF=1.272(hm2/人)
  人均生态承载力EC=1.716(hm2/人)


发表于 2020-3-7 2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2.层次分析法及应用案例
  (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分指标层
 
  一级评价指标体系:
  ①目标层:生态系统弹性度
  ②准则层:地质地貌(S1)、气候(S2)、土壤(S3)、植被(S4)、水文(S5)
  ③指标层
  S1={I1,I2}={海拔高度,坡度}
  S2={I3,…,I6}={>10°C积温,无霜期,降雨量,干燥度}
  S3={I7,I8}={土壤类型,土壤质量}
  S4={I9,I10}={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
  S5={I11,I12}={地表水,地下水}
  思路:按照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注册咨询工程师,forum

第一步准则层判别矩阵A,及其特征向量W;
第二步:分别求出指标层各判别矩阵及特征向量
  
指标层判别矩阵
  
特征向量
矩阵
阶数
矩阵
阶数
B1
2×2
C1
2×1
B2
4×4
C2
4×1
B3
2×2
C3
2×1
B4
2×2
C4
2×1
B5
2×2
C5
2×1

      第三步:组合C={C1,C2,C3,C4,C5},得到C11×5
  第四步:C×W,并标准化后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注:各矩阵完成后,应求得特征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第五步:各指标打分后加权平均
  表4-9  生态承载力分析评价表
  
分级
  
<20
21~40
41~60
61~80
>80
一级评价
弱稳定
不稳定
中等稳定
较稳定
很稳定
二级评价
弱承载
低承载
中等承载
较高承载
高承载
三级评价
弱压
低压
中压
较高压
强压

,,注册咨询工程师,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案例分析】
  新疆某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
  背景:新疆某区域地处中亚腹地,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该区域具有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10℃积温为3300°C,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8.5mm。地势总体较平坦,地表植被不发育,仅局部有稀疏的梭梭等灌木。戈壁为区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总面积的38.13%;林地及草地分布较散,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占总面积的33.09%。
  1.生态弹性度评价
  对照生态弹性度评价指标,新疆某地区具体指标数值见表4-10,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表4-10  生态弹性度指标体系及计算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权重
数值
打分
生态弹性度
气候
年>10℃积温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干燥度
  无霜期
0.03850
  0.01284
  0.03049
  0.01177
3300
  88.5毫米
  23.09
  190天
30
  20
  10
  40
地物覆盖
类型
  质量
0.07894
  0.03049
戈壁
  差
10
  10
土壤
类型
  质量
0.05294
  0.03530
石膏灰棕漠土
  差
10
  10
地形地貌
海拔高度
  地貌类型
0.13035
  0.13035
450一1150m
  风蚀地貌
20
  20
水文
地表径流
  地下水
0.37340
  0.07469

  有
30
  30
生态弹性力指数
22.82
  通过目标层公式计算,该区域生态弹性度指数计算结果为22.82。对照表4-9一级评价体系,该区域为不稳定区域,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极差,破坏后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的强烈干预、能量的持续输入才能得以恢复。
  二级评价指标体系:
  ①目标层:资源一环境承载力
  ②准则层:资源要素(S1)、环境要素(S2)
  ③指标层:
  S1={I1,I2…,I5}={水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S2={I6,I7,I8}={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
  因此,可依照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层的各权重。

2.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依据上述评价权重结果)
  水是制约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导致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最终决定该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本次评价通过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来分析区域资源承载力状况。
  (1)水资源承载力
  ①分值确定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手册(程鸿,1990)》,我国单位面积年地表径流量在0.0002~0.0107亿m3之间,据此我们将其分成10个段次,然后径流量大小赋予不同的分值,见表4-11。
  表4-11     地表径流等级划分
  
径流量(104m3/km2)
  
<0.5
0.5~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分值
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
  降水分值的确定依据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全年的平均降水量水平,二是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高值区为1400~2200mm,低值区为35~100mm。大多数农作物在生长期的需水量在500~8.00mm之间。根据这两方面情况,确定不同降水量的分值如表4-12。
  表4-12      降水量分级表
  
降水量(mm)
  
<100
100~200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
分值
0~20
20~40
40~60
60~70
70~80
>80
  ②权重确定
  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不仅决定于水资源的绝对数量,而且还决定于水资源的功效,因此在进行水资源承载指数分析时,必须对不同水资源给予重要性或功效值,即权重,该区域几乎为区外地表径流补充,生态需水全部由降雨过程补充,降雨量的重要性大于地表径流,因此确定地表径流的权重为0.65,降雨量的权重为0.35。
  ③水资源承载力指数
  该区域地表径流量为3.36X104m3/km2,本次分析为其赋值为55,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8.5mm,为其赋值为14,加权平均后,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7.4,因此评价区水资源属于弱承载水平。
  (2)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土地的生产潜力大小,因此土地质量好,承载能力就高。所以通过衡量土地质量的高低来确定土地承载力大小。将土地按其生产潜力分成不同等级,具体见表4一13,权重通过该级土地占区域面积比例进行确定。
  表4-13     不同等级土地分级表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分值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30
  表4-14  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表
  
土地利用类型
  
评价区
一级类
二级类
面积(Km2)
占比(%)
耕地
旱地
49.44
0.81
林地
有林地
  灌木林地
  疏林地
20.58
  226.07
  288.08
0.34
  3.72
  4.74
草地
高覆盖度草地
  中覆盖度草地
  低覆盖度草地
41.24
  250.94
  2009.99
0.68
  4.13
  33.09
水域
水库、坑塘
9.13
0.15
一级类
二级类
面积(Km2)
占比(%)
建设用地
城镇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
  工交建设用地
4.40
  3.37
  17.45
0.07
  0.06
  0.29
未利用土地
戈壁
  盐碱地
  沼泽地
  裸土地
  裸岩石砾地
2316.13
  18.37
  0.41
  73.09
  745.06
38.13
  0.30
  0.01
  1.20
  12.27
合计
6074.11
100
  由土地利用现状可知,该区域几乎无法利用的戈壁及裸岩石砾地占50%以上,林地及草地等具备利用条件的土地仅占评价区的46.70%左右。区域总体土地质量等级属于六级水平,因此区域土地承载力属于中度承载水平。
  对照表4一9,计算二级评价指标,区域的资源承载力指数为32.4,属于低承载水平。

  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①目标层:承载压力度
  ②准则层:资源压力度(S1)、环境压力度(S2)
  ③指标层:
  S1={I1,I2…,I5}={水资源压力度,土地资源压力度,林业资源压力度,矿产资源压力度,旅游资源压力度}
  S2={I6,I7,I8}={水环境压力度,大气环境压力度,土壤环境压力度}
  因此,可依照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层的各权重。


发表于 2020-3-7 20: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3.承载压力度评价
  承载压力度评价是对生态系统现有承载状况的直接反映。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日趋增大,生态系统压力分析和评价是适应和减缓人为干扰的关键和基础。
  该区域在开发前人烟稀少,不存在工业用水问题,几个小型绿洲由于受盆地南北山地补给,居民生活用水能得以保障。区域水资源主要满足生态用水需求,依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王浩等,2003),戈壁平均耗水深度为21mm,而该区域降雨量为88.5mm左右,以此计算,区域水资源压力度属于中压水平。
  (2)土地资源压力度
  该区域为戈壁荒漠所覆盖,林地、草地等生态生产性土地占46.7%,沿冲沟分布的灌丛为少量野生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也不存在所谓的“过载”现象,野生生物的种群完全取决于植被第一性生产力的供给量,因此该区域土地资源压力度总体也属于中压水平。
  对照表4一9,计算三级评价指标,区域的承载压力度属于中压水平。
  综上所述,该区由于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生态弹性度较低,自恢复能力较差,属于不稳定水平;同时,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同属于低承载水平,但是,由于该区域人口稀少,工业落后,现状氷平下,人类对其索取较少,该区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压力度属于中压水平。作为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区域系统过程相对稳定,波动较小。
  随着该区大规模开发,水资源将成为区域开发的限制因素,所有生产及生活用水几乎全部为区外调入,区域承载压力度将会增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人为措施提高承载力,尽量降低压力度。


发表于 2020-3-7 2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3.其他方法
  (1)系统动力学(SystemsDynamics,SD)方法
  (2)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OPSIS法)
  (3)模糊评价法
  (4)主成分分析法
  (5)能值分析法
  (6)资源与需求差量法
  本章总结:
  本章需要大家抓好重点内容,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基本步骤”;“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小计算;“各类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生态足迹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其余部分,做一般性的了解即可,考试中很难涉及到。



发表于 2021-4-19 15: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一个了
发表于 2022-6-24 10: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多进步,碰撞思维火花最珍贵
发表于 2023-11-24 21: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坐沙发的
发表于 2024-1-8 22:3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哇咔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
超级版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60建筑论坛网:
360建筑论坛网
工作时间
9:00-18:00
 
QQ关于360建筑网|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360建筑网 |粤ICP备1009942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2-2014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4-12-28 03:52 , Processed in 0.162387 second(s), 59 queries .

奇远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